“鏈”上發力韌性突圍——從展會看天津汽車產業的轉型成果
2025國民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供應鏈展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行,走進12500平方米的展會現場,感受150家參展企業的創新活力;參與展會開幕頭部天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的第二屆京津冀整車企業“走進天津”活動暨專場洽談對接會,聆聽參會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鏗鏘步履,記者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無一不在展示著天津汽車產業在“鏈”上發力、韌性突圍的轉型成果。
9月17日19日,2025國民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供應鏈展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行,走進12500平方米的展會現場,感受150家參展企業的創新活力;參與展會開幕頭部天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的第二屆京津冀整車企業“走進天津”活動暨專場洽談對接會,聆聽參會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鏗鏘步履,記者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無一不在展示著天津汽車產業在“鏈”上發力、韌性突圍的轉型成果。
展會現場,經緯恒潤的汽車電子、福耀玻璃的汽車玻璃、鵬翎集團的熱管理系統、榮程新能的氫能運輸裝備、德科智控的智能轉向、英創匯智的底盤電控天津新能源汽車制造裝備、輕量化技術、核心零部件、三電系統、智能網聯、后市場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前沿技術一一展現。
在榮程新能展區,一款細節逼真的氫能重卡模型吸引眾多觀眾的注意力。“我們聯合產業鏈頭部企業持續推進氫能重卡的研發與升級,目前這款車輛百公里耗氫低至8千克、蕞大續航里程達700公里,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展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榮程集團已部署860輛氫能重卡,在鋼鐵、化工、港口、礦山及園區等多類場景中實現穩定高效運營,同時通過示范應用場景以點連線、以線帶面,逐步打通省際長途氫能零碳運輸通道,建成投運12座加氫站,運輸線路輻射京、津、冀、晉、魯、遼、蒙等區域。截至9月16日,累計用氫4587噸,運輸貨物5650萬噸,行駛里程4946萬公里,碳減排超4.6萬噸。
京津冀汽車產業重要載體京清汽車產業園成為展會現場焦點。該園區深度銜接京津冀三地產業資源,圍繞“北京研發、天津制造、河北配套”的協同分工,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承擔核心配套銜接角色,此次展會上集中呈現其在三地整車研發、零部件供應、生產制造閉環中的協同解決方案,展現京津冀“共造一輛車”的產業融合成果。
“我們在汽車產業園內建設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武清),2024年汽車產業園100億元的工業生產總值中有一半以上來自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目前,園區整理出3098畝產業用地,用于科技生態港(武清)的建設。也是因為我們的區位優勢,眾多來自長三角與珠三角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關注到我們,今年落地的項目有10多個,在談的項目有80多個,我們有信心在十五五末實現科技生態港(武清)的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京清汽車產業園總經理張東方對記者介紹。
在第二屆京津冀整車企業“走進天津”活動現場,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向到會企業家介紹,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天津汽車產業的“主力軍”,目前已聚集以一汽豐田、一汽-大眾、長城汽車、遠程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整車龍頭企業以及20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涵蓋動力系統、底盤、車身、電子電氣、上游材料以及下游服務等完整的配套體系。今年前8個月,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大整車廠產量41.97萬臺,同比增長5.06%,占全市比例85.67%。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天津汽車產業產值從2021年的不足2000億元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超過2600億元,整車企業年產量突破80萬輛,未來3年還將陸續導入11款以上新車型,“研產銷一體化”不斷深化。今年前8個月,我市汽車產業完成產值超1600億元,增長4.9%,工業增加值增長10.4%,拉動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1.1個百分點。其中,整車完成產值超660億元,占汽車制造業比重為40%,增長4.8%;零部件完成產值超1000億元,占汽車制造業比重為60%,增長5.0%。
說起天津汽車產業的發展韌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汽車工業處處長秦虹稱,天津緊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方向,拓展應用新場景,以創新驅動轉型。前不久,中汽中心智能網聯科技創新基地在東麗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啟動,該項目總投資17.89億元,主要聚焦智能網聯汽車全鏈條技術,涵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四大業務板塊。項目建成后就像是為我市汽車產業裝上“智慧大腦”,將填補我市在智能駕駛算法優化、車路協同技術驗證、數據安全合規研究等領域的空白。“天津是全國第二批車聯網先導區,目前全市開放測試道路總里程已達3066公里。天津港至馬駒橋的公路貨運自動駕駛項目成為國內首個跨省市干線物流車路協同商業化試點,標志著天津在真實場景應用中走在全國前列。”她介紹。
這個產業發展韌性還表現在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2023年9月,我市印發《天津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7年)》,推動汽車生產制造轉型、智能網聯建設、車規級芯片布局、汽車服務業重塑,為全市汽車產業制定了總規劃、總藍圖。《天津市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條例》日前已審議通過,預計年底出臺,將為我市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上路和產業規范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再從京津冀角度看,三地工信部門建立起產業協同專題工作組輪值組長制和重點產業鏈群聯合培育工作機制,共同發布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圖譜,印發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聯合招商工作方案,為天津汽車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產業發展韌性還表現在綠色轉型發展上,天津經開區正在著力構建覆蓋整車改裝、零部件再制造、電池循環利用、殘值評估及智能保險等環節的汽車后市場全產業鏈體系。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機動車有限公司已正式入駐于家堡新金融大廈,該公司立足天津經開區,重點發展車輛回收、精細拆解、汽車后市場、交易平臺四大業務。總投資約5.81億元的渤天-遠程二手車再制造產業示范園區項目正式落戶天津經開區現代產業區,該項目聚焦商用車再制造,年產能預計達7500輛,達產后產值超過10億元
“天津汽車產業要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歡迎企業家選擇天津,投資天津。”在第二屆京津冀整車企業“走進天津”活動現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崔偉向企業家們發出共創天津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誠摯邀請。(記者 吳巧君)
天津選手出征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天津地區活動啟動
2025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開賽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由天津廠房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400-0123-021 或 13524678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