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區:扮好“三種角色”助力科技創新
為切實提升區域創新創業活躍度,推動“創新南開”建設再上新水平,南開區協同創新辦、科技局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優化創新生態、堅持以用立業,努力扮好三種角色,用心用情為駐區高校院所和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
區協同創新辦、區科技局狠抓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建設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天津市新能源電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等創新平臺,為服務全市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提供重要支撐。加快推進南開大學科技園、天津大學科技園、南開博創園建設,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目前,天津大學科技園已吸引35家企業入駐,聚集高層次人才近200人。同時積極推動海河科學城規劃與建設,繼續借助北洋海棠基金、南開大學校友創新創業基金,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戶南開、扎根天津。
區協同創新辦、區科技局大力支持企業牽頭,會同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扎實推動產學研用深度合作,讓高校院所資源成為支撐企業創新主體活力不斷提升的不竭動力。
區協同創新辦、區科技局與相關單位密切合作,高效率推動物創海河實驗室登記注冊、安評環評、人員招聘等相關工作。完成我市首個0元技術合同登記認定,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深入企業、院所做好對接服務,為企業提供精細化、個性化、便捷化的暖心服務。著眼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面臨的難點痛點,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探索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科技產業金融融合發展、揭榜掛帥等新路徑,努力推動形成崇尚創新、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生態。(津云新聞編輯王鈺晨)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由天津廠房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400-0123-021 或 13524678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