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入選第三輪中歐區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區名單
央廣網天津12月9日消息(記者張強 褚夫晴)日前,國家發改委印發通知,為深化拓展中歐區域政策合作機制,擴大雙方互利共贏合作空間,推動中歐關系穩定健康發展,經專家評審和案例地區答辯,研究確定第三輪中歐區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區。其中,天津市以天津港保稅區經驗作為案例,成功入選該名單。
作為國家級開放功能區,多年來,天津港保稅區積極推進與歐盟方面的合作,努力與歐洲科技商會建立合作關系,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開展合作,并與意大利航空航天企業協會、歐盟企業協會、芬蘭商業協會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建立及加強天津港保稅區與歐洲企業界的合作關系。近期,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與中國意大利商會成功擬定關于共建天津意大利中小企業產業園的合作協議,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化。
2014年7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正式批準天津成為中歐區域合作首批五個示范城市之一。2017年11月,天津市批準設立依托中歐合作機制建設天津中歐先進制造產業園,該產業園坐落于天津港保稅區,總規劃面積194平方公里,以“一核心五輻射區”的空間布局構建,重點發展包括高端裝備制造、汽車制造、航空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生產性服務在內的六大產業集群。目前,臨港中歐綜合服務中心、中歐合作交流中心、天津空港中歐中心、智能裝備產業園等載體工程建設緊鑼密鼓進行中。
為持續深化合作,2019年3月,中意兩國政府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構建中小企業對接常態化機制,加快建設天津意大利中小企業產業園,使天津與意大利的合作成為中意務實合作的典范。據悉,天津意大利中小企業產業園以保稅區臨港區域為核心,緊密圍繞天津“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對標世界一流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建設,努力將天津意大利中小企業產業園打造成為意大利在華投資的首選地、中意戰略合作橋頭堡、具有較強海外影響力的國際經貿投資合作區。
自2006年6月空客總裝線項目落戶天津,成為空客公司在歐洲之外的頭部條總裝線以來,空客公司與天津港保稅區的合作不斷深化,空客天津合作項目也成為天津港保稅區中歐戰略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于2004年在保稅區注冊成立的高利爾(天津)包裝有限公司,是意大利高利爾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為將天津廠區打造成在中國擁有尖端技術和規模獨一無二的現代化新廠區,今年其投資1500萬歐元擴建廠區,建設三期擴建項目。建成后將擴充產品線,提高整體生產能力,賦能企業在津高速高質發展。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國際汽車零部件集團盧森堡埃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在保稅區投資設立汽車內飾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主要為北京奔馳生產配套內飾產品。2020年,注冊在保稅區的總部位于瑞士的高端制造業企業法因圖爾汽車部件(天津)有限公司完成增資,進一步加大在津投資力度,充分證明了企業對保稅區乃至天津市的發展信心。
此外,2018年5月,“中歐城市科研創新實驗室”在天津港保稅區落戶成立,挪威科技大學與天津港保稅區共建實驗室,吸引了諸多歐洲領先的創新技術和尖端科研成果在此落地生根。自2017年至今,共計71家涉歐企業在天津港保稅區注冊投資,目前累計涉歐企業已達285家。
近年來,天津港保稅區積極配合天津市有關部門,與意大利政府機構等建立工作對接機制,推動天津市與意大利在經貿、投資、科技、創新等領域的互利合作;與意大利工商界協會形成津意協會協調機制,鼓勵和擴大雙方在技術、人員、產品、服務、貿易等交流合作。與此同時,天津港保稅區還積極參與承辦天津意大利中小企業經貿合作對接會,舉辦意大利中小企業產業園科技對接會,持續強化合作交流平臺建設。
作為智能領域全球首個大型高端交流平臺,世界智能大會旨在打造世界級先進智能科技成果發布平臺、創新合作平臺、產業聚集平臺和投融資對接平臺,促進中國與世界智能領域交流。為此,天津港保稅區緊抓這一世界級合作交流平臺,在三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舉辦了“中歐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暨中歐智能科技創新峰會”、“中歐城市科研創新產業發展論壇”和“中芬科技創新論壇”,務實推進中歐合作項目對接,強化前沿科技領域的深度合作。
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成功入選,將進一步推動天津市構筑開放發展新優勢,打造新時代雙向開放新高地。下一步,天津港保稅區將依托“雙港+自貿”開放功能及制度優勢,按照“依托兩港、開放引領、創新經濟、產業升級、高水平建設宜業宜居國際生態活力新城”的發展思路,打造具有開放功能顯示度及新發展活力的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認真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創新中歐合作方式,豐富雙方合作內容,提高區域開放水平,推動中歐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由天津廠房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400-0123-021 或 13524678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