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打造科創強區構筑品質之城
鎮海,從來不缺少勇立潮頭的開拓精神,更不缺少奮楫揚帆的逐夢人。
遠行的船始發于此,這是寧波幫故事的發源地,商幫故里、蜚聲中外。知識之風拂過梓蔭山崗,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鎮海中學,英才輩出、聞名全國;中官路上創業創新大潮滂滂,百舸爭流、奔騰不息。
去年,鎮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2.4億元,同比增長7%;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9億元,同比增長6.4%;進出口總額達621.9億元,同比增長18.2%,創歷史新高;甬江實驗室成功揭牌,成為第5個掛牌的省實驗室;位列全國“幸福百強區”第15位;“基層治理四平臺”品牌成為全市“十佳實踐范例”……這一項項數據、一個個榮譽是鎮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鮮明的注腳。
當前,鎮海正在奮力推進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貫穿其中的深刻邏輯是什么?答案是“科創、品質”。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科創強區、品質之城,正是打造新標桿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所在。
未來,這里即將鋪開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等共同富裕先行區新圖景。
“科創鎮海”對鎮海來說,意味著什么?鎮海啟動實施的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區“八個鎮海”行動中,把“科創鎮海”列為首位。
今年,鎮海更提出要“實施人才和創新首位戰略,加快打造長三角重要科創策源地”,鎮海將把創新放在發展的核心地位,從依靠資源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技術進步、高素質人才創造邁進,鍛造以創新為內核的發展主動能。
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鎮海遞交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一季度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90.7億元,同比增長20.3%,增速居寧波市頭部位;一季度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10.2億元,同比增長40.1%,增速居寧波市頭部位;一季度全區技術交易額達8.8億元,交易額居寧波市第二位。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啟迪寧波科技園……一條快速崛起的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串起一條高能級科創平臺集聚的科創帶。目前,鎮海已建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家、省級及以上博士后工作站26家、市級及以上院士工作站15家,全區有效高新技術企業26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81家。
以甬江科創區為新的歷史方位,為科創鎮海架起“四梁八柱”,搶占產業科創制高點。甬江實驗室加快建設,到2025年將初步建成8個國際一流水平的新材料研究中心,計劃突破10種以上關鍵材料或國際首創材料。
得益于科創平臺的虹吸效應和優異的人才引培環境,各類創新英才紛至沓來,“人才金港”風勁帆滿。鎮海區“雄鎮英才”計劃項目帶頭人趙永亮博士來鎮海后,成立特粒科技公司,致力于二氧化硅中空納米微球產業化及相關下游產品的自主開發應用,成功實現國內該領域的技術突破。
日前,鎮海科創平臺——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傳來喜訊:由該研究院參與攻關的年產3000噸高等規聚丁烯-1工業示范裝置,順利開車并產出合格產品。這標志著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取得了高端合成新材料領域重大進展,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這樣的創新案例,在鎮海還有很多。在平臺和人才賦能驅動之下,企業不斷向創新要發展活力,為鎮海打造長三角重要科創策源地賦能。
放眼鎮海,從城市到鄉村,各個脈絡都正在發生有深度、有品質的變化。加快城鄉有機更新,提升品質之城的氣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悠悠九龍湖到甬江北岸,從巍巍招寶山到美學秦山,“精特亮”創建正重塑鎮海肌理,由表及里彰顯雄鎮魅力。
去年以來,鎮海以“精特亮”創建為抓手,一條條精品線路、一個個特色街區和亮點工程建設不斷推進。煙雨江南風情線、北岸智谷都市線、四湖連珠風景線條精品線路,福業街、開元廣場、文化廣場休閑商業街區和河海光影景觀帶(沿江路)4個特色街區,以及同心湖城市客廳、杭甬高速復線個亮點工程……或串聯山水秘境,或點亮時尚繁華,勾勒出鎮海精美輪廓。
“為進一步提升城鄉品質,今年上半年‘精特亮’創建項目,計劃總投資318.34億元,全區正實施品質提升‘1618’行動,讓鎮海成為近悅遠來、具有辨識度的品質之城。”該區相關負責人說。
“精特亮”創建如椽大筆,在滿足人們對未來都市生活憧憬的同時,描繪了鄉村田園牧歌式的詩和遠方。
“精特亮”的創建,涌現了一批“網紅村”,這些村莊深挖歷史稟賦、依托自然資源,正在用流量振興鄉村。
一個天氣晴好的周末。鎮海區九龍湖鎮秦山村草坪濕地公園里,散布著一頂頂帳篷,游客閑坐在草地上,近旁就是一汪碧藍清澈的湖水。據了解,秦山濕地公園建成后,秦山村客流量增長近60%,周末日均游客量近2000人。不僅如此,濕地公園還帶動了周邊農家樂、民宿的經營,“草坪經濟”紅利初顯。在九龍湖鎮另一個“網紅村”橫溪村,全國首家石墨烯應用帳篷營地——珞桐藝術帳篷營地,同樣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睞。
寧波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精心打造翠屏山文旅融合區等重大項目”。“在該規劃中,九龍湖也被涵蓋在內,我們將緊緊抓住這一機遇,認真謀劃研究,主動融入開發,加快九龍湖旅游度假區的整體提升,引進一批有特色的旅游項目,開發完善智慧旅游應用,培育壯大民宿、農家樂、露營等旅游業態,深入挖掘保護地方文化和紅色革命歷史,打造高品質旅游目的地。”九龍湖鎮黨委書記、九龍湖旅游度假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黨組書記王基偉說,在加快推進四湖連珠風景線、煙雨江南風情線的基礎上,今年九龍湖將提升稻海糧倉,新推進大運河出海風情線,打造橫溪特色街區,培育農旅經濟新業態,促鄉村振興,帶動全民邁向共同富裕。
以“精特亮”創建工作為抓手,鎮海立足全域化視角,深度串聯起區域高質量發展、群眾高品質生活和城市品質風貌重塑,厚植城市精神。一座詩畫江南般的鎮海,正在以全新的面孔和靚麗的身姿,綻放歷久彌新的璀璨光華。
外在有氣度,內在有溫度,處處展現鎮海打造新時代共同富裕新標桿的初心。
去年,鎮海列全國“幸福百強區”第15位,正在全力打造“幼有善育、宜學優學、健康鎮海、幸福頤養、鎮享安居、雄鎮工匠”六大民生幸福品牌。實施“鎮享樂業”計劃,讓更多的老百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實實在在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養”,是關乎每個人、每個家庭幸福感的大事。今年年初,一份《鎮海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為該區建立現代多元精準的養老服務體系指明了方向,全力打造“樂養鎮海”服務品牌,實施“愛在鄰里”“愛有滋味”“愛有記憶”“愛在守護”等項目。
鎮海在“嵌入式”養老方面的探索,正積極為老人營造更有溫度、更有獲得感的養老氛圍。“物業+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是通過“服務跟著老人走”這種“周邊、身邊、床邊”觸手可及的養老服務新模式,讓鎮海的老人在社區就能享受到專業的照護服務。
根據鎮海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樂養鎮海”服務品牌各有特色,也都有發展規劃,其中的“愛有滋味”是老年助餐服務項目。目前,招寶山街道“新三寶”服務社品牌已深入人心,服務社的“愛心車輪食堂”堅持為轄區老人送餐。到2025年,全區至少建成10個標準化老年食堂,每日享受助餐服務的居家老年人在2000人以上,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務村(社區)覆蓋率達100%,切實提升鎮海區老年助餐服務能力。
志愿者奉獻愛心、義務服務,轉換為“時間幣”,存入“時間銀行”,當他們需要幫助時,曾經存儲的時間便可以像從銀行取款一樣提取并兌換。這是鎮海在互助養老方面的創新探索,志愿服務良性循環,彰顯愛心服務帶來溫暖回報。
鎮海還將推動醫康養融合發展,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加快培育壯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并推廣“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發展模式,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到2025年,鎮海將建設智慧養老院2個、康養聯合體8個,建成擁有區級專業康養機構、鎮(街道)專業照護床位、居家養老活動專區和家庭照護床位的“愛有記憶”認知障礙康養聯合體,每萬名老年人分別擁有養老機構認知障礙床位達30張、擁有持證養老護理員達36人,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將達到65%,村(社區)老年人助餐、配送餐服務覆蓋率達100%。
擴大優質普惠資源供給是解鎖“幸福鎮海”的密鑰,啟動文明素質養成行動又進一步深化了“幸福鎮海”的內涵。
今年3月,鎮海發起“浙江有禮·微笑鎮海”隨手志愿“百千萬”活動,并在全寧波率先開設“志愿者電臺”,引領全民爭做文明合伙人。目前,鎮海注冊志愿者7.7萬余人,全區每7人中就有1人是注冊志愿者,并涌現了像“包子哥”這樣的先進典型,和“‘繪’出新絲路——牡丹文化國際傳播”等優秀項目。
躬耕不輟,久久為功,鎮海正在努力把共同富裕美好圖景轉化為生動實景。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由天津廠房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400-0123-021 或 13524678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