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寶坻區委書記毛勁松:從寶坻到寶地協同創新推動產城融合提速
久久為功、善作善成。過去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夯基壘臺、落子布局,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兄弟同心鑄就了新的區域發展增長極。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階段,在已有基礎上向前推進的每一步,都將更考驗智慧擔當與歷史耐心。
往昔已展千重錦,明朝更進百尺竿。在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長安街知事推出系列報道“京津冀一把手訪談錄”,邀請三地市區和政府部門“一把手”,分享發展經驗,展望美好藍圖。
天津市寶坻區委書記毛勁松接受記者采訪
寶坻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節點。位于寶坻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發展情況如何?協同創新模式有哪些新特點?進入高鐵時代的寶坻迎來哪些發展新機遇?近日,長安街知事(微信:Capitalnews)聯合天津日報專訪了天津市寶坻區委書記毛勁松。
知事: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發展情況如何?
毛勁松:近年來,寶坻堅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進一步擦亮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金字招牌,加快建設京津協作高質量產城融合示范區。目前,科技城累計注冊市場主體1800余家,去年稅收同比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1.8%,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62%。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內的中關村醫療產業園(無人機照片)。圖源:新華社
一是京津聯動持續深化。聚焦科技城發展,建立京津兩市市級層面會商協調機制,與北京中關村發展集團簽署深化合作共建協議,促成中關村協同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整體遷入,發布市區兩級支持科技城高質量發展22條政策措施,推進新一輪8億元規模增資,首批已到位2.6億元,為科技城整體開發建設、產業組織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是中關村資源有效嫁接。圍繞打造“類中關村”生態,把中關村推出的200多項創新集成服務移植到了科技城,建設起金融超市、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創新孵化平臺等“十大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了全過程、全周期的服務體系。
三是科技屬性日益凸顯。圍繞“北京研發、天津轉化”的“寶坻模式”,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加強與中關村、天開高教科創園的聯動協作,深化科研成果供需對接,迭代出臺人才戶籍新政,實施“科技副總”項目,暢通與高校院所“握手”通道。目前,科技城已培育27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7家雛鷹企業、1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種子企業、4家瞪羚企業。
四是城的功能逐步完善。著眼“產、城、人、景、文”深度融合發展,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高標準建成,23公里道路網絡全面通車。3個規劃的主題景觀公園,科景軒人才公寓、南開中學科技城學校的建設,為科技城就業的各類人才提供了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知事:科技城如何在創新鏈、產業鏈和人才鏈上實現京津兩地的高效協同?
毛勁松:科技城從“點、線、面”三個層面入手,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和人才鏈高效協同。
一是抓住企業這個創新關鍵“點”。通過引進北京地區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充分發揮其產業帶動效應,推動首都高校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轉化。例如,合眾匯能、海力特新材料等入駐企業已成功轉化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前沿科研成果,形成了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示范效應。
二是疏通中關村、天開高教科創園兩條創新轉化“線”。聚焦中關村和天開高教科創園這兩個科創資源集聚地,一方面,加強與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成果轉化合作,率先與中關村朝陽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功引入北京大學科技園天津分園總部、清華大學紫荊創新研究院中試基地、北京科技大學無人機智能系統創新中心等一批標志性創新載體平臺。另一方面,與天開高教科創園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聯動機制,推動8家市級重點實驗室融入天開實驗室創新發展聯盟,首條石墨烯單膜中試生產線投入使用,實現中試平臺“零突破”,匠唐檢測等7家公共服務檢測機構入駐。
三是營造要素齊全的創新環境“面”。持續打造“類中關村”生態,進一步建強用好科技城的金融超市、創新孵化等“十大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創新孵化、產業對接等全過程優質服務,吸引更多京津冀的優質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在科技城集聚。
知事:進入高鐵時代,寶坻交通區位優勢逐漸顯現。請問,寶坻區在交通一體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毛勁松:寶坻積極搶抓“高鐵時代”這一歷史發展機遇,進一步強化京津冀三地的互聯互通,著力打造京東地區南來北往、西進東出的區域交通樞紐城市。
一是打通“主動脈”。持續加強與高鐵沿線地區無縫對接,規劃建設通寧公路,提升高鐵站的交通輻射能力。積極協調天津市交委和國鐵北京局集團,加大寶坻站的票額供應,隨著高鐵運營調整,現在每日經停寶坻的高鐵列車達到了23列,寶坻站等級由經停站提升為共用始發站,使游客和市民群眾往來京津冀更加方便、快捷。
智能網聯汽車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站停靠。圖源:新華社
二是暢通“連接線”。圍繞拓展跨區域公交,開通了兩條寶坻到香河的公交專線,配合引入了寶坻到三河公交線路。同時,推動傳統客運線路科技創新,開通了寶坻到北京定制快巴線路,使京津同城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此外,開通了京津冀首條智能網聯公交線路,拿下了相關技術領域三項“全國頭部”,為發展智能網聯公交貢獻了“寶坻模式”。下一步,還將與天津市交委適時開展G95國家高速公路寶坻段的建設,通過布設高速出口實現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快速聯通。
三是疏通“微循環”。結合旅游村、產業村、生態村等特色村建設,寶坻累計完成了近百公里的農村公路提級改造工程,拉近了農村地區與京津冀的時空距離。
知事:2025年寶坻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策創新等方面將有哪些舉措?
毛勁松:2025年,寶坻將始終注重站在企業側、人才側,持續延伸服務觸角、創新服務方式,讓企業、人才有更多獲得感。
一是堅持零距離提供服務。把服務窗口移到企業門口,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設立政務服務分中心,推行“首席審批官”制度,創新“一站式”審批服務模式,打造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前沿窗口。
二是堅持零等待辦理業務。推行綜合受理窗口改革,組織26個部門620項政務服務事項集中進駐,規范區級政務服務中心運行管理,變“一事多窗跑”為“一窗多事了”,辦事等候時間壓縮至5分鐘以內。建設運行“津心辦·寶坻旗艦店”,實現高頻服務事項“指尖查詢、掌上通辦”。
三是堅持零折扣執行政策。鞏固拓展“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654陪跑”等服務機制,設立科技城產業母基金,推進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在科技城復制推廣,用好我區《“免申即享”政策清單》等事項清單,確保惠企紓困政策以蕞快速度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由天津廠房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400-0123-021 或 13524678515




